(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层出不穷,形式多样,一些不法分子将目标对准在校学生,利用学生社会认知能力差、防范心理弱的劣势进行违法活动。3月22——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处非办)联合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在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开展《开学“第一课”》——防范非法集资知识进校园活动。
此次防范非法集资知识进校园活动,工作人员围绕非法集资的特征、表现形式和常见手段,大学生金融诈骗的识别与防范,大学生价值体系思想的正向引导三大主题展开剖析和讲解,通过典型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详细介绍了非法集资的类型、特征、常见手段和危害,引导师生们认识非法集资的危害性,增强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
通过聆听讲座内容、阅读工作人员发放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手册,大家对非法集资有了更直观、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高校师生进一步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更加理性的消费观念。“之前觉得非法集资和电信诈骗离我们挺远的,但通过律师的讲解,我发现确实离我们挺近的,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圈套。”北方民族大学大一同学说。
本次系列校园讲座是对“全区加强和防范处置非法集资知识‘七进’宣传活动”的深入落实,通过组织开展高校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以媒体报道、校园宣传、集中宣讲、多媒体放映等形式,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引导全区高校师生认识非法集资的社会危害性,提高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树立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的基本观念,自觉远离和抵制非法集资,为经济社会和校园稳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此次组织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对引导全区高校师生提高非法集资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处非办)将继续扎实落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相关要求,做好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持续保持对非法集资“零容忍”,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