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东南风起_800字
一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矣,非主不依。乐躬耕于南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青年一曲歌罢,遥望山路来处,似在沉思。
(资料图)
他仿佛在等谁,仿佛谁也不会来。
能征一国者,伏处茅庐,待天时,候明主。
他自比管仲、乐毅,自是不能埋没满腔才华。凤需栖梧,我需明主,更何况,天下也需要他。不论他怎么想,他都是被时代需要的。
孔明掩上草庐莲卷,和衣卧下了。
二
久仰卧龙大名,他探访三次。
上一次,彤云密布,他顶风冒雪,未曾想又扑了空。
如今已是春光明媚,山中万物复苏。
可是山外的世界,都是一片刀光剑影,不曾有片刻停歇。
他想要复兴汉室,或说是渴望权力与威严。山河变色,他需要卧龙助他一臂之力。
卧龙之才,倚玄德方可示于天下。
山路蜿蜒,他第三次站在草庐前,心中一片忐忑。
他怕如前番,求而不得。如今天下大乱,冬去春来,他等得起,江山却等不起。
童子说先生睡下了。他松了一口气,当下便恭敬行礼以待孔明醒来。
刘备不知自己等了多久,天光黯淡之时,方听得堂中孔明吟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先生。”刘备再次行礼。四目交汇,一边是一统天下之之,一边是经天纬地之才。电光火石间,已有了最深的契合。
三
孔明出山,有龙骧虎视,囊括四海之志。赏罚分明,众人皆畏而爱之。
孔明才得其用,有功于社稷,便也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不负一世英才。
刘备善用其才,择人而任势,便也与众想得,三分天下,留下千古贤名。
孔明将适东吴,刘备送行。
“先生……”刘备方欲启口,孔明早已了然他的顾虑——只怕是孔明有闪失之患。
只念明主知遇之恩,乱世之中,予他运筹帷幄、立功建德之良机,名实相生之美誉,孔明定当鞠躬尽瘁,披肝沥胆以报之。
今日不过是深入东吴周旋于群儒之间而已矣。
孔明笑言:“只待东风起,亮必归矣。”
国需治世之才,贤倚圣明之主,英雄彼此成全,大业渐成。
坐上高铁,寻味乡村_2017广东卷高考满分作文1000字
食物,是凝聚家庭的重要媒介。一家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生火,做饭,用三餐凝聚家庭,用食物慰藉家人,饮食,便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而中国,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乡村。所以要了解中国,就要从饮食开始,而要了解饮食文化,则要从中国的乡村开始。而现今的中国,高铁,给这一切带来了可能。交通的便利,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延伸到中国广袤的美丽乡村,让形形*的中华美食交流,碰撞,继承传统,延续文明。
相对于城市,中国的美丽乡村,因为手工技艺的传承,让美食更具人情和温度。中国广大的乡村,除了有无数文人骚客笔下歌咏的山水田园,更有让人称奇惊艳的玉盘珍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广袤山村,农家小院,炊烟袅袅之地,往往拥有着独特的中华美食。今天,《舌尖上的中国》、《乡土》等一些央视大型的记录节目,除了给我们呈现了一道道视觉的盛宴,更是以食物这种原始而纯真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古朴而真实的美丽乡村。
西北瓦窑里的刀削面,一人,一刀,左手举面,右手举刀,手起刀落,纷飞入锅,面片棱锋分明,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东北大山沟的猪肉炖粉条,上等的五花肉,包含优质的高蛋白,佐以粉条本身的柔润嫩滑,爽口宜人;西南农家的腌酸鱼,采自稻田的鲜鲤鱼,去脏除腥,裹以盐巴花椒,入坛保鲜,开坛即食;东南渔家的海鲜煲,鱼虾蟹贝,一锅烹煮,不放油盐,不放佐料,吃的就是一口之鲜。而自古以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要实现美食的交流与传播,似乎变得不太可能!交通,成了最大的阻隔。
高铁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种食物地域的限制,它以更经济更快捷的方式让距离不再成为食品传播的阻隔!时速二百五十公里每小时,运营里程目前已超两万公里,横跨东西,纵贯南北,无论是中国的各大城市还是大小乡村,几乎无往不至,无处不通。古代诗人苏轼初到黄州,才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惊叹;杜牧登临杭州,方有“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的吟唱!而今,去西北吃一碗正宗的兰州拉面,去北京吃一只地道烤板鸭,去上海吃一顿红烧肉,去四川来一碗传统麻婆豆腐,到广州尝一次拉肠粉,坐上高铁,朝发夕至,从容淡定,不温不火。
今日的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但有人的地方就有烟火,人与食物的脚步从未停歇。现今的中国,也以前所未有开放的姿态,迎接四海宾客。*一张高铁票吧!去中国广袤的美丽乡村,体验最纯真最美味的中华美食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