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16日,英国日刊《金融时报》(FT)首尔分局局长克里斯琴·戴维斯在题为《韩半岛战争准备的教训》专栏文章中称:“去年底参加了一场研讨会,内容是(韩半岛)出现战争等多种危机情况时,企业和政府应该如何应对”,“我得知(战时)实际生存可能性只比0高一点。”因最近朝鲜挑衅力度不断提高,在韩外国人正在苦思面对实际发生的突发状况该如何应对。
朝鲜日报消息,当天,他在专栏文章中表示:“(最近)我在与西方外交官共进晚餐时,装作不经意地问起,如果韩半岛发生纠纷,做了哪些撤离本国国民的准备”,“但(这位外交官)却答道,‘没必要担心’。”他表示:“各自敌人(韩国与朝鲜)的火力都太强了,相比之下,两者间的距离太近,在人们得知(纷争)开始之前,一切就已经结束了。”但戴维斯表示:“已经手握洲际弹道导弹(ICBM)的金正恩如今正在致力于开发下一代战术、战场核武器”,“专家们担忧,这种核武器的使用门槛将低于高收益武器。”这让人不免担忧,随着朝鲜的威胁不断升级,仅凭当前的朝核遏制力量能否安心。
他还表示:“去年,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全面进攻,这使得政府和企业意识到有必要针对在台湾或韩国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计划”,“但对于负责制定这项计划的人而言实在是进退两难。”他表示:“在韩半岛(南北间)紧张局势十分常见,何时将其判断为‘危机’?又应该在危机的哪个阶段开始认真准备战争?如果当真战争临近,你会决定在哪个时间点逃离这里?”
他指出:“(为应对韩半岛战争等偶发情况)在首尔工作的外国员工经常接到本国公司的建议,在家中准备一个装满各种物资的背包,里面包括水、不易腐烂的食物、现金、火把、卫星电话或在地下可以让人最长存活30天的计数器等”,“即便如此,无论是外国人还是韩国人从来都没有收拾过这样的背包。”
戴维斯表示:“(韩国的)不少外国企业制定了必要时将员工从韩半岛撤离的详细避险计划”,“(计划中)包括了尽可能将员工聚集到港口送上前往中国或日本的船等计划。”他表示:“如果在常见的公休日尝试过离开首尔(去地方城市)的人就知道,在(战时)那种情况下想离开首尔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尔市民们能做的最好的应对措施大概就是躲进地铁站、地下停车场或散落在城市各处的某个紧急避难所。”
一位在首尔经营一家小公司的英国企业家向戴维斯表示:“长久以来熟悉了战争威胁的韩国妻子和员工不会同意(在突发状况时)和自己一同离开(韩国)。”该企业家向他表示:“你想象一下,万一我独自避难离开,结果没有发生战争,我将无法再直视他们的眼睛。”